前言
转自:https://blog.csdn.net/carson_ho/article/details/54136311
- Android事件分发机制是Android开发者必须了解的基础
 - 网上有大量关于Android事件分发机制的文章,但存在一些问题:内容不全、思路不清晰、无源码分析、简单问题复杂化等等
 - 今天,我将全面总结Android的事件分发机制,我能保证这是市面上的最全面、最清晰、最易懂的
 
- 本文秉着“结论先行、详细分析在后”的原则,即先让大家感性认识,再通过理性分析从而理解问题;
 - 所以,请各位读者先记住结论,再往下继续看分析;
 - 文章较长,阅读需要较长时间,建议收藏等充足时间再进行阅读
 
目录

1. 基础认知
1.1 事件分发的对象是谁?
答:点击事件(Touch事件)
定义
当用户触摸屏幕时(View或ViewGroup派生的控件),将产生点击事件(Touch事件)Touch事件的相关细节(发生触摸的位置、时间等)被封装成MotionEvent对象事件类型(4种)
| 事件类型 | 具体动作 | 
|---|---|
| MotionEvent.ACTION_DOWN | 按下View(所有事件的开始) | 
| MotionEvent.ACTION_UP | 抬起View(与DOWN对应) | 
| MotionEvent.ACTION_MOVE | 滑动View | 
| MotionEvent.ACTION_CANCEL | 结束事件(非人为原因) | 
- 特别说明:事件列
 
从手指接触屏幕 至 手指离开屏幕,这个过程产生的一系列事件
注:一般情况下,事件列都是以
DOWN事件开始、UP事件结束,中间有无数的MOVE事件,如下图:
即当一个点击事件(MotionEvent )产生后,系统需把这个事件传递给一个具体的 View 去处理。
1.2 事件分发的本质
答:将点击事件(MotionEvent)传递到某个具体的View & 处理的整个过程
即 事件传递的过程 = 分发过程。
1.3 事件在哪些对象之间进行传递?
答:Activity、ViewGroup、View
Android的UI界面由Activity、ViewGroup、View及其派生类组成

1.4 事件分发的顺序
即 事件传递的顺序:Activity -> ViewGroup -> View
即:1个点击事件发生后,事件先传到
Activity、再传到ViewGroup、最终再传到View

1.5 事件分发过程由哪些方法协作完成?
答:dispatchTouchEvent() 、onInterceptTouchEvent()和onTouchEvent()

下文会对这3个方法进行详细介绍
1.6 总结

- 至此,相信大家已经对 
Android的事件分发有了感性的认知 - 下面,我将详细介绍
Android事件分发机制 
2. 事件分发机制 源码分析
- 请谨记:Android事件分发流程 = Activity -> ViewGroup -> View
 
即:1个点击事件发生后,事件先传到
Activity、再传到ViewGroup、最终再传到View
 
- 从上可知,要想充分理解Android分发机制,本质上是要理解: 
Activity对点击事件的分发机制ViewGroup对点击事件的分发机制View对点击事件的分发机制
 - 下面,我将通过源码,全面解析 事件分发机制 
即按顺序讲解:Activity事件分发机制、ViewGroup事件分发机制、View事件分发机制
 
2.1 Activity的事件分发机制
当一个点击事件发生时,事件最先传到Activity的dispatchTouchEvent()进行事件分发
2.1.1 源码分析
1  | /**  | 
2.1.2 总结
当一个点击事件发生时,从
Activity的事件分发开始(Activity.dispatchTouchEvent())
方法总结

那么,
ViewGroup的dispatchTouchEvent()什么时候返回true/false?请继续往下看ViewGroup事件的分发机制
2.2 ViewGroup事件的分发机制
从上面Activity事件分发机制可知,ViewGroup事件分发机制从dispatchTouchEvent()开始
2.2.1 源码分析
Android 5.0后,ViewGroup.dispatchTouchEvent()的源码发生了变化(更加复杂),但原理相同;- 本文为了让读者容易理解,故采用
 Android 5.0前的版本
1  | /**  | 
2.2.2 总结
结论:
Android事件分发总是先传递到ViewGroup、再传递到View过程:当点击了某个控件时

核心方法总结

2.2.3 Demo讲解
布局如下

测试代码
布局文件:activity_main.xml
1  | <?xml version="1.0" encoding="utf-8"?>  | 
核心代码:MainActivity.java
1  | /**  | 
- 结果测试
 

从上面的测试结果发现:
- 点击
Button时,执行Button.onClick(),但ViewGroupLayout注册的onTouch()不会执行 - 只有点击空白区域时,才会执行
ViewGroupLayout的onTouch() - 结论:
Button的onClick()将事件消费掉了,因此事件不会再继续向下传递。 
2.3 View事件的分发机制
从上面ViewGroup事件分发机制知道,View事件分发机制从dispatchTouchEvent()开始
2.3.1 源码分析
1  | /**  | 
接下来,我们继续看:onTouchEvent(event)的源码分析
- 详情请看注释
 Android 5.0后View.onTouchEvent()源码发生了变化(更加复杂),但原理相同;- 本文为了让读者更好理解,所以采用
 Android 5.0前的版本
1  | /**  | 
2.3.2 总结
每当控件被点击时:

注:
onTouch()的执行 先于onClick()核心方法总结

2.3.3 Demo讲解
下面我将用Demo验证上述的结论
1  | /**  | 
- 测试结果
 

2.4 总结

若您已经看到此处,那么恭喜你,你已经能非常熟悉掌握Android的事件分发机制了
即:
Activity、ViewGroup、View的事件分发机制
3. 工作流程 总结
在本节中,我将结合源码,梳理出1个事件分发的工作流程总结,具体如下:

左侧虚线:具备相关性 & 逐层返回
以角色为核心的图解说明

以方法为核心的图解说明

4. 核心方法总结
已知事件分发过程的核心方法为:
dispatchTouchEvent()、onInterceptTouchEvent()和onTouchEvent()
下面,我将结合总结的工作流程,再次详细讲解该3个方法
4.1 dispatchTouchEvent()
简介


返回情况说明
情况1:默认


情况2:返回true


情况3:返回false


4.2 onInterceptTouchEvent()
简介

注:
Activity、View都无该方法
返回情况说明
情况1:true


情况2:false(默认)


4.3 onTouchEvent()
简介


返回情况说明
情况1:返回true


情况2:返回false(default)


4.4 三者关系
下面,我用一段伪代码来阐述上述3个方法的关系 & 事件传递规则
1  | /**  | 
5. 常见的事件分发场景
下面,我将通过实例说明常见的事件传递情况 & 流程
5.1 背景描述
讨论的布局如下:

情景
用户先触摸到屏幕上
View C上的某个点(图中黄区)Action_DOWN事件在此处产生用户移动手指
最后离开屏幕
5.2 一般的事件传递情况
一般的事件传递场景有:
- 默认情况
 - 处理事件
 - 拦截
DOWN事件 - 拦截后续事件(
MOVE、UP) 
场景1:默认
即不对控件里的方法(
dispatchTouchEvent()、onTouchEvent()、onInterceptTouchEvent())进行重写 或 更改返回值那么调用的是这3个方法的默认实现:调用下层的方法 & 逐层返回
事件传递情况:(呈
U型)1.从上往下调用dispatchTouchEvent()
Activity A ->> ViewGroup B ->> View C
2.从下往上调用onTouchEvent()
View C ->> ViewGroup B ->> Activity A

注:虽然ViewGroup B的onInterceptTouchEvent()对DOWN事件返回了false,但后续的事件(MOVE、UP)依然会传递给它的onInterceptTouchEvent()  这一点与onTouchEvent()的行为是不一样的:不再传递 & 接收该事件列的其他事件
场景2:处理事件
设View C希望处理该点击事件,即:设置View C为可点击的(Clickable) 或 复写其onTouchEvent()返回true
最常见的:设置
Button按钮来响应点击事件
事件传递情况:(如下图)
DOWN事件被传递给C的onTouchEvent方法,该方法返回true,表示处理该事件- 因为
View C正在处理该事件,那么DOWN事件将不再往上传递给ViewGroup B 和Activity A的onTouchEvent(); - 该事件列的其他事件
(Move、Up)也将传递给View C的onTouchEvent() 

会逐层往
dispatchTouchEvent()返回,最终事件分发结束
场景3:拦截DOWN事件
假设ViewGroup B希望处理该点击事件,即ViewGroup B复写了onInterceptTouchEvent()返回true、onTouchEvent()返回true
事件传递情况:(如下图)
DOWN事件被传递给ViewGroup B的onInterceptTouchEvent(),该方法返回true,表示拦截该事件,即自己处理该事件(事件不再往下传递)调用自身的
onTouchEvent()处理事件(DOWN事件将不再往上传递给Activity A的onTouchEvent())该事件列的其他事件
(Move、Up)将直接传递给ViewGroup B的onTouchEvent()注:
- 该事件列的其他事件
(Move、Up)将不会再传递给ViewGroup B的onInterceptTouchEvent();因:该方法一旦返回一次true,就再也不会被调用 - 逐层往
dispatchTouchEvent()返回,最终事件分发结束 
- 该事件列的其他事件
 

场景4:拦截DOWN的后续事件
结论
- 若 
ViewGroup拦截了一个半路的事件(如MOVE),该事件将会被系统变成一个CANCEL事件 & 传递给之前处理该事件的子View; - 该事件不会再传递给
ViewGroup的onTouchEvent() - 只有再到来的事件才会传递到
ViewGroup的onTouchEvent() 
场景描述ViewGroup B 无拦截DOWN事件(还是View C来处理DOWN事件),但它拦截了接下来的MOVE事件
即
DOWN事件传递到View C的onTouchEvent(),返回了true
实例讲解
在后续到来的MOVE事件,
ViewGroup B的onInterceptTouchEvent()返回true拦截该MOVE事件,但该事件并没有传递给ViewGroup B;这个MOVE事件将会被系统变成一个CANCEL事件传递给View C的onTouchEvent()后续又来了一个
MOVE事件,该MOVE事件才会直接传递给ViewGroup B的onTouchEvent()后续事件将直接传递给
ViewGroup B的onTouchEvent()处理,而不会再传递给ViewGroup B的onInterceptTouchEvent(),因该方法一旦返回一次true,就再也不会被调用了。View C再也不会收到该事件列产生的后续事件

至此,关于Android常见的事件传递情况 & 流程已经讲解完毕。
6. 额外知识
6.1 Touch事件的后续事件(MOVE、UP)层级传递
6.1 Touch事件的后续事件(MOVE、UP)层级传递
若给控件注册了
Touch事件,每次点击都会触发一系列action事件(ACTION_DOWN,ACTION_MOVE,ACTION_UP等)当
dispatchTouchEvent()事件分发时,只有前一个事件(如ACTION_DOWN)返回true,才会收到后一个事件(ACTION_MOVE和ACTION_UP)
即如果在执行ACTION_DOWN时返回false,后面一系列的ACTION_MOVE、ACTION_UP事件都不会执行
从上面对事件分发机制分析知:
dispatchTouchEvent()、 onTouchEvent() 消费事件、终结事件传递(返回true)
而onInterceptTouchEvent 并不能消费事件,它相当于是一个分叉口起到分流导流的作用,对后续的ACTION_MOVE和ACTION_UP事件接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
请记住:接收了ACTION_DOWN事件的函数不一定能收到后续事件(ACTION_MOVE、ACTION_UP)
这里给出ACTION_MOVE和ACTION_UP事件的传递结论:
结论1
若对象(Activity、ViewGroup、View)的dispatchTouchEvent()分发事件后消费了事件(返回true),那么收到ACTION_DOWN的函数也能收到ACTION_MOVE和ACTION_UP
黑线:ACTION_DOWN事件传递方向
红线:ACTION_MOVE 、 ACTION_UP事件传递方向
结论2
若对象(Activity、ViewGroup、View)的onTouchEvent()处理了事件(返回true),那么ACTION_MOVE、ACTION_UP的事件从上往下传到该View后就不再往下传递,而是直接传给自己的onTouchEvent()& 结束本次事件传递过程。
黑线:ACTION_DOWN事件传递方向
红线:ACTION_MOVE、ACTION_UP事件传递方向
6.2 onTouch()和onTouchEvent()的区别
- 该2个方法都是在
View.dispatchTouchEvent()中调用 - 但
onTouch()优先于onTouchEvent执行;若手动复写在onTouch()中返回true(即 将事件消费掉),将不会再执行onTouchEvent() 
注:若1个控件不可点击(即非
enable),那么给它注册onTouch事件将永远得不到执行,具体原因看如下代码
1  | // &&为短路与,即如果前面条件为false,将不再往下执行  | 
7. 总结
- 通过阅读本文,相信您已经可以全面了解
Android事件分发机制 - 与
Android事件分发最相关的知识:自定义View系列文章
自定义View基础 - 最易懂的自定义View原理系列(1)
自定义View Measure过程 - 最易懂的自定义View原理系列(2)
自定义View Layout过程 - 最易懂的自定义View原理系列(3)
自定义View Draw过程- 最易懂的自定义View原理系列(4) - 接下来我将继续介绍与
Android事件分发最相关的知识:自定义View,有兴趣可以继续关注Carson_Ho的安卓开发笔记 


